WFU

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小孩長大二三事

用實證來談教育相當符合我的胃口,商業上認知也是,聽過許多策略、行銷都是總結性的,或是找幾家企業就開始腦補出新的商管名詞。這幾年也開始講實證,用 prototype 去拿到實證資料形成洞見之後再回來循環、實證、演化。

 


在這裡上課最棒的是有許多共筆以及精采的繪圖大賽筆記,高品質的學員、講師和主辦單位共同創造巨大的價值。 在此個人筆記僅紀錄反思以及行動。


關於小孩近視,一切你該知道的


陳祐瑲醫師就在竹北,因地緣關係觀察,陳醫師也是個人品牌發展的典範。我去看過幾次門診,前後還配了兩副眼鏡均相當滿意。基於實證的觀念散佈在臉書以及文章,但聽現場系統性的精要演講還是相當受用,打破迷思。

行動:預約門診,檢查小朋友視力。


如何當好孩子的身體啟蒙老師


聽到一句話很關鍵,『對我來說講得越清楚孩子會越明白怎麼保護自己』,做了很好的示範。事實上刻意迴避小孩反而愈好奇愈曲解,第一觀念被小孩間流傳的俚語佔據。儘早讓正確的觀念搶佔小孩的心靈才是明智之舉。

醫師利用專業教小孩生理常識,理工科父母怎能不來啟發小孩的科學態度?剛下單買了一本親子科學書來看看。

行動:1. 講清楚明白,不正常觀念不再來。 2. 開始研究親子科學


小孩遊戲成癮怎麼辦


小孩有網遊成癮,大人也有網路成癮。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提到習慣迴路,直接而原始的提示和獎勵信號是最有效的,王醫師所言,現實中建立加深迴路,對於期待和雙手打拚得來的獎勵感到實在而有成就感,親情的回饋也可以形成獎勵,迴路就不會被網遊盤據。我自己 18 歲前打各式電玩無數,雙截龍、1943、快打旋風都有全破關紀錄。後來被寫寫小程式的反應代換掉迴路,改為對寫程式上癮。迴路只能代換而無法戒斷,成癮迴路本身可以成為人生往前進的重要機制。 推薦的 GoNoodle 不錯。

行動:1. 建立小孩身體力行的成就感。 2. 看 GoNoodle 運動


網路世代的孩童學習


小孩用過均一教育平台,我看過偏鄉小孩也用。最大的差別是父母有沒有在身邊,沒有,偏鄉小孩的同學間訊息交換快速,就在電腦教室悠晃到網遊,在家晃到色情網站,相當可怕。我的經驗是均一平台可以幫助熟練,但無法從不會教到會。另一個是小孩可以直接點看解答,等於是用眼睛看數學。

行動:再回頭看看均一平台,以及找尋適合的網路平台學習。


你應該知道的美感教育秘密


一席話讓我對美術才藝班以及美術比賽不再有懸念。三個方法:加深印象,比較印象,再造印象。「麵包屑」的比喻令人印象深刻,我要找到可以引導孩子的麵包屑,

行動:1. 實踐三個印象。 2. 運用「麵包屑」觀念在各方面。


來認識台灣吧!


重要的啟示是,過去經常用國別史去分辨 容易陷入國族主義的框架當中 其實是要跳脫出來看。而國別史會受到現有國家框架意識形態左右。以長城代表的意義來說,我們被浸泡在官方教的中原歷史框架之下,長城保護帝國和中原漢人,有神聖的意義。如果蒙古人和滿族後裔有自己的歷史,不知會怎麼記載長城?在狼圖騰電影,蒙古耆老說道:『北方民族最大的危機,就是歷史是由自己的敵人所寫。』

再說,台灣在被清帝國統治一百多年之後,清帝國對台灣的治理方式原本是被動而消極的,1840 年的鴉片戰爭對台灣而言,是個歷史的轉折點。台灣門戶洞開,西方的商人、冒險家、傳教士紛紛來到台灣。清帝國被迫加速了對台灣的現代化建設。

學習歷史正確的姿態,了解人的複雜,歷史的複雜,才是一開始最重要的事。

行動:1. 給小孩看台灣吧。2. 多與他討論,少直接給定論。


兒童英語教學:實證與長期觀察


打破全美語的迷思,還介紹很棒的繪本。幾位講者都強調小孩的「胃口」,必須小心呵護培養。安親班的壓力幫助取得高分,是給孩子高分的信心還是同時打壞孩子的胃口呢?

另一個重要提示是用含有文化的素材做為孩子學習語言跟文化的媒介!這就需要參考李貞慧老師的書單,相當棒!

行動:1. 給小孩找雙語教師,搭配外師。2. 採購推薦繪本。


用數字看教育投資


獎勵是鼓勵「行為」而不是「結果」。人生經驗的確告訴我非認知能力,學科知識以外的能力,例如情緒、自律、熱情、自信等等)與性格特質,對於成功人生的影響程度其實跟孩子日後的發展影響更大。

行動:觀察鼓勵具體的行為,而不是結果。小朋友考試/畫畫不錯,問問他怎麼辦到的,鼓勵他的作為。


中產階級的教養矛盾


重要啟示,這半年小孩沒上安親班,自己看書玩積木畫畫,沒喊無聊,我應該樂見其成。該放空就放空,放空不是發懶。

行動:樂見小孩自己找樂子,不用擔心他們無聊。


培養小孩的財務智商:策略與做法


形成現實世界的原型,培養小孩對現實規則的洞察力。經由啟示,我覺得財務智商的做法可以多樣,但要特別留意自己的後設動機是甚麼,蔡醫師打造一個世界運作的原型讓小孩透過實踐得到洞察力,建立理解世界的基礎邏輯,還可以發展出受雇、創造價值,增加自己價值甚至和對方共創價值的邏輯。金錢教育的確是我們教育裡較少著墨的一環,應該去實踐。

行動:發展出適合自家的財務智商培養原型